在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,凈利潤下滑的鴻特科技計劃競拍破產的同行企業,以謀求戰略突圍
(資料圖)
投資時間網、標點財經研究員 習羽
鴻特科技(300176.SZ)近日發布公告稱,其全資子公司廣東鴻特精密技術肇慶有限公司,擬參與廣東鴻泰南通精機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鴻泰南通)重整投資人資格的競拍。
鴻泰南通成立于2011年,曾是一家專注于鋁合金壓鑄及精密加工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,集研發、生產、銷售業務于一體。然而,因經營陷入困境,該公司于2024年12月停業,2025年4月被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破產清算。此后,該案件于7月轉入重整程序,10月獲法院批準重整計劃并終結清算程序。
根據評估報告,截至2025年3月31日,鴻泰南通名下存貨、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等評估總值約為20617.7萬元,而此次重整投資人資格的起拍價也正好設定為這一金額。
鴻泰南通資產情況(截至2025年3月31日)
數據來源:公司公告
依據《競買公告》,競得者需在成交后的45日內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項,才能獲得鴻泰南通的全部資產權益及100%股權。而鴻特科技為此次競拍設定的授權價格上限是不超過2.10億元。
盡管鴻特科技對外宣稱,本次交易所需資金來源于公司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,不會對公司財務和經營狀況造成重大影響,但目前其業績形勢并不樂觀。
財報顯示,2025年前三季度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.13億元,同比增長8.20%;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6.06%至2766.44萬元。其中,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4.89億元,同比增長10.85%;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0.19%至843.7萬元。
鴻特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情況
數據來源:公司公告
投資時間網、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,在當前利潤空間縮窄的背景下,鴻特科技決定參與鴻泰南通重整投資人資格競拍,實則有著自身的戰略考量。
從汽車行業整體來看,2025年前三季度,我國汽車市場呈現穩健增長態勢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,全國汽車累計銷量達2436.3萬輛,同比增長12.9%。其中,乘用車銷量2124.6萬輛,增長13.7%;商用車銷量311.7萬輛,增長7.8%。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尤為突出,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1122.8萬輛,同比增長34.9%,滲透率已達46.1%,凸顯行業結構性轉型提速。
鴻特科技自2003年成立以來,一直專注于汽車鋁合金部件的精密鑄造與機加業務,產品覆蓋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兩大領域。然而,由于國內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廣東省,與銷售區域結構形成明顯矛盾。近年來,華東、華北兩大區域在國內銷售中的占比穩定在40%左右。生產基地與核心銷售市場的空間錯配,不僅推高了物流成本,也制約了公司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能力,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,這一短板愈發凸顯。
根據公司公告,鴻特科技競拍同行鴻泰南通,旨在進一步優化國內產能布局,增強在華東和華北地區的市場競爭力。同時,公司希望能充分利用鴻泰南通現有的廠房和設備,縮短資產利用周期,減輕未來生產經營的負擔。
為推進此次競拍,鴻特科技在組織架構與戰略層面已做好周密準備。近期,公司完成對全資子公司“廣東遠見精密五金有限公司”的名稱變更,新名稱為“廣東鴻特實業投資有限公司”,并在經營范圍中新增“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”。這一調整不僅體現出公司對資本運作與產業投資業務的重視,也為參與鴻泰南通重整競拍提供了制度保障與運作平臺。
然而,在這場看似契合戰略需求的布局背后,鴻特科技實則承受著一定壓力。財報顯示,公司前三季度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-2.58億元,同比下降168.26%,主要因工程及設備款項的支出有所增加。倘若此次競拍能夠成功,預計會進一步加大現金支出,進而加劇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的壓力。
另有分析指出,作為已停產企業,鴻泰南通的設備長期閑置,其實際技術性能和廠房維護狀況存在不確定性,這些隱性因素可能直接影響后續產能恢復進度和生產效率,為整合帶來變數。
投時關鍵詞:鴻特科技(300176.SZ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