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數機關干部,工作時間長了之后就會自覺不自覺染上一種的“機關病”。“庸懶散貪”便是“機關病”的外在表征,“庸”體現為不思進取,碌碌無為;“懶”體現為辦事拖沓,遇事推諉;“散”體現為毫無組織觀念,毫無紀律意識;“貪”體現為吃拿卡要,為官不廉。
“庸懶散貪”雖然是少數干部的毛病,卻能發展成為痼疾。“機關病”的成因很多,首先是個別干部“官本位”意識嚴重、群眾觀念淡薄、服務于民的意識差,與百姓的距離越走越遠;其次是個別干部惰性心理強,超越自我意識差,認為進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,就手捧“鐵飯碗”、口含“金湯匙”,在“高枕無憂”中度過一天又一天、一年又一年。
“庸懶散貪”的機關病不可小覷,必須從根本上祛除。他們不僅腐蝕黨的肌體、破壞黨的形象、影響工作風氣,更與干部公仆形象相距甚遠、與黨的宗旨水火不容、與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馳。
竊以為,祛除“庸懶散貪”的機關病,得動“大手術”,下“苦功夫”。其一,強化監督機制。可以通過設置百姓監督員等形式,加大群眾監督力度,干的好與壞交給群眾打分。其二,強化績效考核機制。將干部的現實表現與干部評先樹優、提拔任用結合起來,察其言、觀其行。同時拓寬考評范圍,多聽百姓的意見,多聽“街坊鄰居”的說法,多聞領導和同事們的看法,讓“庸懶散貪者下,讓勤廉者上”,讓“庸懶散貪”者,無空可鉆、無機可趁。其三,干部提高自身的素養更是不可或缺。干部要敢于自我“亮劍”、自我較真,不時回頭看看,不斷反思想想。
作者:熙水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