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吃不完就少盛點兒,倒了多可惜啊!”昨天中午,市市政市容委機關食堂,一位女士因餐盤中剩了半個窩窩頭,被站崗的團委書記田鵬批評。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探訪該食堂發現,中午約370人就餐,最后餐盤中有明顯剩飯剩菜的不到10人。一年前該食堂安裝監控探頭,員工被發現剩飯剩菜,將被處室負責人約談。該食堂的餐廚垃圾因此從百余斤減至約20斤,食材采購量也得以大幅減少。(6月4日,網易新聞)
不得不說,在機關食堂安裝監控探頭,員工被發現剩飯剩菜,將被處室負責人約談,這是一個好的做法。
一些公務員還存在這樣的意識:貪污是犯法的,但浪費卻無罪。
無論是嚴控“三公經費”,還是舉債追求“政績工程”,或者“因公出訪”,說到底,都是花老百姓的錢沒商量。
眾所周知,隨著中央“八項規定”和狠剎“四風”活動的開展,反腐取得了一定成效。全國各級各部門按照八項規定進行了深入的自查自糾,對違反樓堂館所、公款大吃大喝、違反公務用車管理使用有關規定、公款國內旅游、公款出國境旅游、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等,還包括收送節禮、接受或用公款參與高消費娛樂和健身活動、違反工作紀律、庸懶散等方面問題的干部,進行了堅決查處,懲處了一批干部,也警示了一批干部。可以說,八項規定后,各地各級在抓干部作風、紀律上,還是取得了一定成績的。
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嚴禁不必要公務活動 讓干部過慣"緊日子",這是對中央政策的絕對服從,也是大勢所趨。除了硬性規定各部門嚴禁各種公款浪費,還須強化權力制約,才能真正禁絕公款浪費。
因此,筆者認為,安裝監控探頭抑制公務員浪費的做好是好的,只是治理浪費還需標本兼治才行,如果只是表面的治理顯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,只有各級各部門的黨員干部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工作作風,才能徹底摒棄公款浪費之風,才能更加貼合當前的群眾路線教育。(劉洛妍)




